网站首页/网络技术列表/内容

路由器WiFi设置误区

网络技术2022-07-20阅读
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,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,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,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。资源包括高性能计算机、存储资源、数据资源、信息资源、知识资源、专家资源、大型数据库、网络、传感器等。 当前的互联网只限于信息共享,网络则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。

  今天分享几个关于路由器WiFi设置的知识,避免路由器WiFi设置误区。

路由器WiFi设置误区   三联

  误区1、频段的选择 5G一定比2.4G好

  5G频段的确有先天的优势 —— 干扰少、可供选择的频带多。但5G频段的劣势在于它弱势的穿墙能力与较快的衰减速度,当发射功率和天线增益同样的情况下,5G比2.4G信号弱大约8db差不多就是天线信号的一格,而Wi-Fi在信号强度较低的情况下,会自动降低连接速度以保证最好的连接稳定性。如果你家周围的无线信号并不复杂,但你的电脑离无线路由器又有一定距离或者遮挡,也许2.4G的速度甚至比5G还快。

  误区2、带宽的选择 40MHz一定比20MHz好

  2.4G频段一共有1-13号频道可用,每个频道的宽度只有5MHz。因此在20MHz带宽时每个Wi-Fi信道 实际上已经占用了4个频道。而如果继续使用40MHz的信道,那么将会有8个信道被占据。不可避免的存在大量干扰,有可能40MHz甚至不如20MHz稳定。

  误区3、周围的无线信道没人占用的信道就好

  这是绝对错误的!记住在802.11n时代的2.4G频段,千万只能使用1、6和11号这三个信道,你可以找一个不那么挤的,但只能加入到别人家的信道里去。前面已经说过Wi-Fi的每个频道实际上占用了周边±2个信道,所以除了1、6和11号别的都会冲突。而两个路由器当信道编号一样时,它们会相互协作工作的时间片,用时段来区分不同的路由器信号。而两个路由器的信道编号不同那么这种协作关系也就无法建立了。这两种干扰第一种叫 “协作信道干扰(Co-Channel)”,第二种叫“重叠信道干扰(Overlapping)”,第二种干扰才是真的干扰。

  误区4、路由器信道选择自动

  因为路由器和电脑的位置并不一样,它周围的信号环境并不代表你家里所有地方的环境,因此通过Wi-Fi扫描工具找到最合适的信道手动设置,才是王道!

  误区5、路由器的国别设置选择中国最好

  选择中国有13号信道可用,在2.4G频段特别拥挤的情况下,选择13号信道能够改善连接条件。但如果不那么挤选择“美国”和11号信道,也许能够给你带来惊喜哦 —— 美国所允许的最大辐射功率比中国和欧洲都要大一些。

  误区6、手机显示的连接速度300MHz性能最好

  答案是“严重错误”,安卓所显示的连接速度,只是无干扰条件下的最好性能。下面两个对比图,分别是1号和11号信道,显示连接速度都是300MHz,但因为1号信道非常挤,而11号信道相对干净,网速测试相差5倍:

路由器WiFi设置误区

  误区7、附近没有多少Wi-Fi信号随便设置信道

  需要警惕其它使用2.4G频率的设备,例如蓝牙、USB3.0、无线鼠标等等。对Wi-Fi影响最大的是微波炉。 一般家用微波炉工作频率是2.45G,泄露功率是1W左右 —— 相对一般的Wi-Fi路由器发射功率是0.08W到0.1W,干扰将非常强烈,而受影响的信道则覆盖了5-13号信道。因此,如果你的路由器离厨房很近(或者离邻居家的厨房很近),那么请选择1号信道(如果1号信道不那么拥挤)。

  误区8、旧路由器支持802.11n坚持使用没问题

  需要注意的是802.11n标准经历了“草案”和“正式版”两个阶段。草案版的802.11n对老式Wi- Fi标准的兼容性非常差,如果你的电脑连上Wi-Fi,导致家里其它无线设备都无法使用,那么恭喜你,你的路由器是老版本的标准,你需要升级路由器固件。 如果升级以后问题依然,或者压根无法升级,那么请在你的中Wi-Fi模式选择802.11b/g,关闭802.11n以获得最大的兼容性。

  误区9、兼容老设备路由器加密规范选择WPA-TSK

  请千万记得将路由器的加密规范设置为WPA2个人,或者WPA2-AES。老式的WPA加密规范,会极大拖延你的网络速度,甚至只有新加密规范的1/6。

  误区10、关闭路由器WMM功能获得兼容性

  WMM(无线媒体扩展/无线媒体管理),是伴随802.11n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标准,让Wi-Fi传递媒体更快更稳定,它的规范叫做802.11e,路由器开启WMM功能能够让Miracast、DLNA更加稳定快捷 —— 这就是为什么使用DLNA播放视频比SMB更好的原因。


网络的神奇作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其中,正因如此,网络的承受能力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―从硬件上、软件上、所用标准上......,各项技术都需要适时应势,对应发展,这正是网络迅速走向进步的催化剂。

……

相关阅读